第251章 ,慈善晚宴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6月12日。
长安县的天空被一层淡淡的阴霾笼罩著,炽热的阳光穿过烟尘,却无法驱散空气中瀰漫的乾燥与焦灼。
兴化工业区內,这里烟卤林立,蒸汽机的轰鸣昼夜不息,取代了往日的鸡鸣犬吠。钢铁厂、机械厂、纺织厂、车马厂、零件作坊鳞次櫛比,只不过一年时间就填满了这个工业区。空气里混合著煤烟、铁锈和汗水的气息,看上去有点近现代文明的气息了。
星晨车马厂的帐房里,算盘珠子里啪啦的响声格外清脆。
孔晨和他的师弟冯远正全神贯注地计算著上一个月的帐目。孔晨双手如飞,熟练地拨弄著算盘珠子,每一下都精准有力,那声音仿佛是一首激昂的乐章。隨著计算的深入,他的精神头越来越足,原本就炯炯有神的眼晴里闪烁著兴奋的光芒,手上的劲道也越来越大,算盘珠子撞击的声音愈发响亮。
终於,孔晨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上个月咱们赚了3600两!照这趋势,下个月突破4000两绝对没问题。再看这势头,最多一年半,咱们就能还清贷款啦!”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和喜悦。
冯远激动得满脸通红,眼中满是钦佩:“师兄,你简直就是商业奇才啊!去年咱们来长安可真是来对了,这儿果然比延安更赚钱。”
他想起初到长安时的艰辛,再看看如今蒸蒸日上的事业,心中对孔晨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孔晨微微点头,心中也暗自感慨。他觉得自己仿佛有老天庇佑一般,作坊刚刚建立,
就幸运地得到了蒸汽作坊的订单。蒸汽作坊的利润不仅高得惊人,而且增长速度极快。
由於旱灾肆虐,整个关中地区都陷入了缺水的困境,对蒸汽抽水机的需求如潮水般涌来。原本蒸汽作坊日常五台的產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都督府为了应对这场旱灾,派遣胡益堂坐镇蒸汽作坊,负责协调整个关中的產业和人才调配。蒸汽作坊需要的物资优先供应,人才更是直接从各大钢铁厂、器械厂调拨。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蒸汽作坊就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从日產五台蒸汽机增长到日產100
台。
隨著蒸汽作坊的蓬勃发展,其產业链上下游的作坊也迎来了春天。孔晨的车马厂生產的螺丝和弹簧作为重要零部件,需求增长了二十倍。几个小小的螺丝和弹簧,瞬间成为了星晨车马厂的支柱產业,每个月的利润超过了2000两。
与此同时,孔晨的车马作坊也在蓬勃发展。整个关中地区有上百万人在田地里兴修水利,对独轮车和斗车的需求几乎是无限量的。星晨车马厂几乎是三班倒,日夜不停地生產。刚生產出来的车子还来不及放入仓库,就被都督府订购一空。孔晨看到了商机,果断租赁了20亩土地,新的厂房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