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肯定地点头:“仅今年至今,记录在案的大型庄园交易便有三十四起。作价最低者亦需十数万两白银,最高的超过三十万两。”
这个数字让徐晨也略感吃惊。清洗江南才多久,这些人就这么有钱了?
民朝新立不过十数年,即便算上早期从关中带来的积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聚敛起数十万两现银购买田产的富户,其财富膨胀的速度确实超出了他的预料。
他沉吟良久道:“大同之志,非一蹴而就之事。它并非一个静止的终点,而是一个需要我们持续迈进的方向。你看,如今江南百姓已基本免于饥馁,这是第一步。下一步,便是要让他们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三餐有鱼有肉。再下一步,是让他们住上坚固敞亮的砖瓦房,让他们的子女皆有书可读。再之后,便是让他们在劳作之余,能有闲钱闲暇去听听评书,看看戏曲,丰富精神。
我所设想的大同之治,其最高境界,天下的百姓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志向来生活,如果真可以做到这一点的,我们期待的大同世界就降临了。
徐晨的目光变得深远道:“你若感到迷茫,就按照这些步骤,一步一步去实现它。每完成一步,便是向大同靠近了一步。”
“一步步来做,实现温饱,继而提升按照自己的兴趣志向来生活。”李岩喃喃自语,眼中的迷茫逐渐被一种清晰的光芒所取代。
李岩想了想询问道:“但工匠单靠做工只怕很难实现这些,这几年商贾的财富不断提升,但工匠的工钱却少有提升,就以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想靠商贾实现天下大同,无异于缘木求鱼。”
徐晨道:“只为商贾做工,做的越勤快,商贾的财富自然越高,想要自己为自己做事,自己为自己创造财富,就要掌握作坊的股份,你可以在金陵试验作坊的股份归工匠所有,如此作坊兴旺,工匠能得到的钱财就越多,这就是掌握了生产资料的好处。”
李岩恍然大悟笑道:“元首,我明白了!我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做了!”
徐晨继续道:“这只是优点,这种模式还有它的缺陷,市场竞争是残酷的,我民朝这些年因为各种原因倒闭的作坊为数不少,工匠拥有股份,你要承担市场竞争的残酷。作坊倒闭了,所有的财产就一无所有。所以你去实验的时候,最重要的是量力而为,有竞争优势的作坊就强化他,没有竞争优势的作坊该让它倒闭,就让它倒闭。”
当晚,留李岩夫妇吃饭。席间气氛融洽,吃完,李岩与红娘子便告辞返回招待所。
徐晨亲自将二人送至门口,望着马车消失在京城夜晚的街道尽头,他脸上的温和笑意渐渐收敛。
他负手立于阶前,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道:“这么快就买得起几十万两的庄园了么看来,是得想法子,压一压这些作坊主的气焰了。若是任其恣意膨胀,下一步,他们怕就不止满足于广置田产,而是要想着在这公民议会上,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了。”
京城,总理大臣衙署,气氛略显凝重。
刘永代表总理大臣府,刚刚向地方巡抚宣布了两项新规:其一,今后各项工程预算需严格核算,超支部分由地方巡抚衙门自行承担。
其二,各地巡抚不得再直接干涉属地内作坊经营,其管理权统归三司使。
消息一出,现场的巡抚们无不在内心哀嚎。前一条断了他们灵活腾挪资金的惯例,后一条更是几乎封死了他们筹措“小金库”的重要门路。
会议一散,河南巡抚陈子昂,陕西巡抚黄松年,山西巡抚魏青三人便不约而同地求见徐晨。
徐晨在书房接待了他们,桌上沏好一壶清茶,三人还来不及品茶,黄松年性子最急,刚坐下便诉苦道:“元首,不是我等叫屈,这兴修水利、铺设道路,动辄涉及万千民夫、无数物料,地况变幻莫测,工期绵长,预算实在难以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