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刘备大惊道:“又被军师言中了!”

他万没想到,曹操竟真的会败给张绣。

而李翊其实心中也颇为感慨,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纵有谋略,也断不能左右时局。

曹操有此一败,败给是他自己。

“主公,不知我军接下来该如何做?”

许褚问刘备道。

看着许褚,李翊暗想曹老板失去了贴身保镖典韦,又少了一个“吾之樊哙”。

之后怕是会更加被动。

可别小看贴身保镖,要是没有许褚,历史上的曹操还真不知道死好几次了。

像著名的渭水避箭。

许褚护送曹操登船,用马鞍遮掩曹操。

当时渭水上,箭如雨下,船工被流矢射中而死。

全靠许褚一手持马鞍护住曹操,一手划船,才把船撑到了北岸登陆。

马超这才悻悻而归,使曹操幸免于难。

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许褚比起典韦真的要更加心细。

他俩虽然都是保镖,但是护驾的风格明显不同。

典韦是留下来守门断后,让主公先走。

许褚则是一路跟随曹操,贴身护卫,主公在哪我在哪。

除这件事外,其实还有一个许褚杀曹操近侍的事件。

当时官渡之战爆发,袁绍的情报系统大发神威,居然成功策反了曹操的亲信之人徐他。

徐他等人专门挑许褚休息,不在曹操身边的时候下手。

结果许褚是个工作狂,一休息就感觉心里不踏实。

所以也没休息多久,就返回工作岗位了。

正好撞见徐他等人,许褚察觉到几人神色不对,当即出手斩杀了徐他等人。

曹操也因此更加亲近和信任许褚,出入都不离左右。

现在曹操没了典韦,又没能收服许褚。

之后更方便李翊大做文章了。

刘备又询问李翊,现在该怎么做。

“计划不变,仍旧招降张绣,拉他进抗袁同盟里来。”

李翊正色分析道。

曹操为张绣所败,这下也不敢再轻视张绣了。

曹操分得清轻重缓急,知道张绣的能力,又有刘备从中斡旋,给他台阶下。

不然,历史上曹操也不可能放下私仇,接收张绣的投诚。

“此外,曹操此次兵败,损兵折将丧子。”

“出于同盟之宜,我等应该派人前去慰问,送些钱粮过去。”

刘备颔首,“备亦有此意。”

曹操败给张绣,还败的那么惨,属实令刘备没有想到。

出于同情,以及盟友的关系,老刘也确实打算送些钱粮过去。

毕竟政治人物嘛,讲的就是一个脸面。

“我让孙乾,带上粮秣,送去许县。”

“顺带吊唁其子侄。”

说到这儿,刘备不禁也叹了口气。

“可惜了曹子脩,我闻这少年二十举孝廉,平日跟在曹孟德身边,能征惯战,颇有军功。”

“今殁于宛城,委实令人惋惜。”

一面却又暗想,他刘备将来生的儿子,可千万不能输给曹操。

很快孙乾到来,刘备向他说明此事。

孙乾欣然领命,府库里的钱粮礼品也已经备好。

孙乾正欲向刘备请辞,忽的被李翊拦住。

“公祐此去,可再向曹公传达一事。”

孙乾停住脚步,躬身问:

“不知先生欲让在下传达何事?”

“此去除吊唁之外,公祐可让曹公来陈地议事,届时我与主公都会过去。”

孙乾喏喏称是,领命而退。

走后,刘备问李翊道:

“先生此举,又是为何?”

“只是为了商议对付袁绍事宜。”

李翊解释道。

现在袁绍是心腹大患,曹刘两家既然同盟,为了方便交流,商议具体的合作计划。

肯定是要见面的。

但在哪里见面好呢?

去曹操的地盘不妥,到徐州曹操肯定不愿来。

思来想去,还能有比朝廷更好的地方吗?

现在的汉室朝廷,就类似于联合国。

它的作用就是用来威慑弱小势力,而面对曹刘这种强大势力(五常),则就是一个开会办公的地方了。

汉室虽衰,其命未已,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现在的曹操、刘备正如齐桓公、晋文公。

扮演的就是“尊王攘夷,维护周礼”的角色。

陈国位置刚刚好,对于曹刘两家都是不远不近。

然后去朝廷拜见天子,也是名正言顺。

“……善,备也许久未去朝见天子了。”

“正好借此机会,前去拜谒。”

刘备欣然采纳了李翊的建议。

不表。

……

却说,曹操兵败淯水,收拢残兵败将。

夏侯惇麾下青州之兵,乘势下乡,劫掠民家。

平虏校尉于禁,即率本部兵马,于路截杀,然后亲自率军,安抚乡民。

众青州兵被于禁赶回,见着曹操,备言于禁造反,驱兵截杀他们。

曹操将信将疑,恰逢李典、乐进赶到。

曹操命二将整军迎之,以防备于禁杀来。

于禁见曹操军到,并未着急相迎,反倒先引军射住阵脚,安营扎寨。

诸军士劝道:

“青州之兵言将军造反,今曹司空已到,何不前去分辨,反于此立营寨?”

“若曹司空引兵攻来,如之奈何也?”

于禁解释道:

“张绣之兵在后,不时即至。”

“若不先准备,何以拒敌?”

“分辨事小,退敌事大。”

安完营后,张绣两路军杀到。

于禁身先出寨迎敌,张绣见曹军已有防备,乃引军退回了宛城。

曹操收军点将,引于禁来见。

于禁这才解释,他截杀青州兵,是因为其肆行劫掠,大失民望,不得不杀。

曹操问道:

“既如此,何不先告我?”

“反立寨拒敌?”

于禁便解释是为了先击退张绣之军,才不得不先立营寨。

曹操感慨道:

“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

“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

乃命人赐于禁金器一副,又上表奏其为益寿亭侯。

然后重责夏侯惇治军不严之过。

眼下,诸军士俱已到齐,都问曹操接下来有何打算。

曹操叹道:

“今锐气已失,兵无战意。”

“可先收兵回许县,等来年再来征讨张绣。”

微微一顿,又是一声长叹。

“只是在收兵之前,我欲先设祭,祭奠子脩、安民,还有典韦。”

之后,曹军开始祭奠三人。

曹操抱头痛哭,诸将见此,无不垂泪叹息。

祭奠完后,曹操亦停止了哭泣。

回首对诸将说道:

“诸公可知吾为何会败给张绣?”

这……

诸将没想到曹操会有此一问,俱不能答。

夏侯惇先道:

“因张绣背信弃义,中途偷袭我军,故而有此一败。”

曹操摇了摇头,答:“非也。”

“古来降将,中道而叛者,不计其数。”

“为降将所败者,因不能制其叛也。”

“此次收降张绣,皆因我未能先取其质。”

“假使我军先收张绣儿女,何至于此?”

“诸卿可观之,自今已后吾不复为败矣!”

遂命人收敛曹昂、典韦、曹安民三人尸首,打算将之葬回故乡。

然后收军还许,重整旗鼓。

方至许县不久,便有人来报徐州孙乾到。

曹操问明来意,知孙乾是来吊唁的。

并且李翊还专门让孙乾带了些钱粮过来。

曹操不禁叹道:

“李翊倒还是一个忠厚人呐!”

转而,又责备程昱道:

“此前我出兵征讨张绣之时,汝言李翊居心叵测,不怀好意。”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