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者则是以人伦为刃,最终落脚于“母子天伦“”,直击曹操内心中的软肋。
自宛城事件过后,随着曹操年龄的增长,他本人是愈发重视亲情。
见曹丕以此为刃,曹操情愿相信曹丕的情感是正。
也不愿相信,这是他的“御之以术”。
最终,曹操拍案决定。
亲统五万大军南下。
命曹丕督运粮草,以司马懿辅之。
曹植为行军司马,随军参赞。
然后密遣高堂隆奔赴襄阳,去说蔡瑁。
杨修得讯,急赴曹植府邸,跌足叹道:
“公子错失良机矣!”
曹植问其缘故。
杨修答曰:
“粮草乃军中命脉,今魏公将之交予了大公子……唉!”
此时的曹植尚宿醉不醒,只是伸个懒腰,淡淡道:
“德祖何必忧心?”
“待我作一篇《荆襄赋》,父亲必喜,以我为厚。”
杨修无奈地摇了摇头,又是一声长叹:
“公子,恕修僭越。”
“舞文弄墨,雕章琢句,终究不是治国之道啊……”
曹丕已经独领一军了,甚至接到的是督运粮草这样的重任。
而公子你却只能是做个随军参赞,就没有一点危机感吗?
可能在曹植看来,父亲把自己留在身边,就是因为喜欢自己。
而不喜欢曹丕,所以把他支得远远的。
可是,有没有一种可能。
其实是因为魏公觉得你还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不放心把你丢在外边儿。
所以才把你留在身边的?
曹植满不在乎地说道:
“……德祖勿忧,德祖勿忧。”
“今下江南一事,已经定下,再次庸人自扰又有何益?”
“你我只需做好本分之事便好。”
杨修无奈,只能盼下江南一行,一切顺利罢。
……
长江之畔,夏口城楼。
时值暮春,烟波浩渺中忽闻琴音泠泠,如鹤唳九霄。
但见周瑜一袭素袍临风,纶巾飘带与江雾共舞。
十指轻拂焦琴弦,奏的正是《长河吟》。
陈武、董袭、黄盖等领兵持刀,守在一旁。
此时的周瑜可谓是意气风发,方领兵击败黄祖。
一举夺取了江夏夏口。
时人皆谓之为:
——“东吴周郎,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荆楚丧胆。”
这时,一匹快马飞奔过来,踉跄地跑至周瑜面前。
“都督!徐州有消息了!”
周瑜停下琴弦,一挥手。
那名哨骑当即汇报道:
“徐州刘备,已经拜诸葛亮为帅,发兵五万,奔江夏而来。”
“……知道了。”
听到这个消息,周瑜的表情显得很平淡,开始接着弹琴。
黄盖等纷纷走过来,向周瑜问道:
“……都督,刘备发兵五万来江夏,显然是为荆州而来。。”
“我夏口兵马不过两万,两军虽为盟友,万一起了争执。”
“如何与刘备争夺荆州?”
程普拍案而起,怒道:
“刘备名为援刘琦,实欲夺我江东嘴边之肉耳!”
众将议论声里,唯见周瑜指尖犹自悬在琴弦之上。
“都督?”吕蒙轻唤。
周瑜淡淡回道:
“我原以为荆州之事,兹事体大。”
“刘备会派李翊而来,怎的派的是一个山野村夫?”
“再不济也该是陈元龙才是。”
不怪周瑜小觑诸葛亮,实在是这个位面的诸葛亮真的没有什么建树。
下江南这种重任,刘备有那么多人可用。
为何偏偏用一个毫无资历的后辈?
“……呃。”
那名哨骑还跪在地上,欲言又止。
周瑜道,“汝有话便说。”
“……是。”
哨骑颔首,又抬眸偷看了眼周瑜的表情之后,才缓声开口:
“其实,诸葛亮虽为此次入荆州的平南都督。”
“但是李翊也假节同往,随诸葛亮一起来了。”
砰!!
琴声戛然而止,一缕断丝随风飘摇。
都督……
众人纷纷拥上前,关心周瑜的手有没有受伤。
周瑜却背起手,步履沉重地走到了江边。
眉宇间一川不平,沉吟许久,叹息道:
“李翊到底还是来江南了。”
话落,周瑜又回首望着众人,微微一笑。
笑容中带着一丝无奈:
“不瞒诸位,倘此行李天枢未至,荆州吾势在必得。”
“然李翊同来,荆州恐不可全为吾主所有也。”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都督,眼下我们该怎么办?”
众将纷纷问。
周瑜轻笑,信手将断弦掷入江中:
“天枢既来,何不邀他共赏这‘千帆竞发’之景?”
说着取过案上的羽扇,遥指对岸隐约可见的荆州水寨:
“诸君且看——”
众将随扇望去,但见江风卷起周郎腰间的玉珏,碰撞声如金戈初鸣。
残阳映得羽扇透亮,竟似烽火映透牛皮地图。
无数的帆船自江边划过。
这些都是此前缴获荆州所得的。
“诸位觉得,以李郎之聪明睿智。”
“这些舟师,可以打动他否?”
周瑜面带着微笑,问众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