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数日后,

沙摩柯引陈矫至武陵蛮寨。

寨中蛮首见汉官至,皆露敌意,有人拔刀怒喝:

“汉狗安敢入我寨中?!”

沙摩柯厉声呵斥:

“放肆!此乃朝廷使者陈先生,尔等岂敢无礼!”

陈矫不慌不忙,上前一步,拱手道:

“诸位首领,吾奉天子之命而来,非为征討,实为和解。”

“曹操倒行逆施,煽动叛乱,不过欲使蛮汉相残,他好坐收渔利罢了。”

“诸位若愿归顺朝廷,天子必厚待之!”

一蛮首冷声笑道:

“汉官向来欺我蛮人,今又来说好话,谁信?”

陈矫正色道:

“诸葛孔明昔日如何待诸位,可曾失信?”

“今陈將军亦承孔明之志,愿与诸部立下盟誓——”

“若肯归顺,免赋三年,赐盐铁农具。”

“各部自治如旧,朝廷绝不干涉!”

这个条件非常丰厚。

汉朝虽然方兴,但毕竟富有四海。

这点东西於整个大汉而言,不过九牛一毛耳。

眾蛮首闻言,面面相覷。

沙摩柯趁机道:

“曹操残暴,奸邪狡猾。”

“若让他得势,必屠戮我族!”

“陈將军仁厚,又有天子詔命,何不归顺?”

蛮眾议论纷纷,终有一首领起身,高声道:

“好!吾信沙摩柯,也信诸葛孔明!吾部愿意归顺!”

其余各部见状,亦陆续应允。

荆南武陵郡,群山环绕,蛮寨错落。

陈矫隨沙摩柯南下招抚诸部,恩威並施。

在二人的努力下,零陵、桂阳、长沙诸蛮相继归顺。

唯有澧水蛮首领孟獠,桀驁不驯,暗通曹操,拒不归降。

正在陈矫与沙摩柯商议,如何招抚此部之时。

忽有一蛮兵入帐稟报:

“大王,陈先生,澧水部遣使来报。”

“愿归顺朝廷,特设宴相请!”

沙摩柯闻言大喜,拍案道:

“好!孟獠既肯归顺,荆南可定矣!”

陈矫却眉头微蹙,沉吟道:

“大王且慢。”

“孟獠前日尚言誓死不降,今日忽而改口。”

“前后態度有异,只恐诈耳。”

沙摩柯一怔,问道:

“先生之意是……?”

陈矫目光深沉,低声道:

“孟獠若真愿降,何必设宴?”

“此必是鸿门之计,欲害大王与我。”

沙摩柯闻言,怒目圆睁,厉声道:

“好个孟獠!安敢欺我?!”

陈矫抬手止之,冷笑道:

“彼既设谋,我等何不將计就计?”

“哦?”沙摩柯眼中精光一闪,“先生有何妙策?”

陈矫附耳低言,授予密计。

沙摩柯听罢,拍掌大笑:

“妙!妙!就依先生之计!”

当夜,澧水蛮寨火把通明,鼓乐喧天。

孟獠亲自出寨相迎,满脸堆笑:

“沙摩柯大王、陈先生远道而来,真令我寨蓬蓽生辉。”

沙摩柯豪迈大笑:

“孟首领客气!既愿归顺朝廷,日后便是自家人。”

陈矫则神色淡然,拱手道:

“孟首领深明大义,朝廷必不负尔等。”

孟獠眼中闪过一丝阴鷙,面上却笑意更浓,伸手作请:

“二位请入席!”

入帐后,酒肉满案,蛮女歌舞助兴。

酒过三巡,孟獠忽举杯起身,高声道:

“今日沙摩柯大王与陈先生亲临,乃我澧水部之幸。”

“来,共饮此杯,以示诚意。”

沙摩柯正欲举杯,陈矫却忽抬手一拦,淡淡道:

“且慢。”

孟獠面色微变:

“陈先生……这是何意?”

陈矫目光如刃,直视孟獠,缓缓道:

“吾乃天子使者,按礼,蛮首敬酒,当先自饮,以示无毒。”

孟獠闻言,脸色骤变,强笑道:

“……先、先生多虑了!”

“此酒乃我部佳酿,岂会有毒?”

陈矫冷笑:“若无毒,孟首领何不先饮?”

帐內气氛骤然凝滯,孟獠额头沁汗,忽狞笑一声:

“陈矫!汝早已识破我谋,又何必在此演戏?”

“今日尔等休想活著出去!”

说罢,猛摔酒杯。

“鏘!”

帐外伏兵尽出,刀光闪烁!

沙摩柯早有防备,暴喝一声:

“孟獠!汝找死!”

话音未落,一拳轰出。

孟獠猝不及防,被重重击倒在地,鲜血狂涌。

陈矫霍然起身,厉声叱道:

“孟獠!吾乃朝廷命官。”

“汝敢谋害天使,便是自绝於天!”

孟獠挣扎爬起,嘶吼道:

“杀了他们!”

就在此时,寨外忽喊杀声震天。

早已埋伏在外的五溪蛮兵与归顺诸部战士一齐杀入,澧水蛮眾大乱。

孟獠见势不妙,拔刀欲逃。

沙摩柯眼疾手快,抄起弓箭,拉弦如满月——

“嗖!”

一箭穿喉!

孟獠瞪大双眼,轰然倒地。

孟獠既死,澧水部眾群龙无首,纷纷跪地请降。

沙摩柯持刀而立,厉声道:

“尔等听著!孟獠勾结曹操,谋害天使,罪该万死。”

“今朝廷宽仁,若愿归顺,既往不咎!”

眾蛮兵战战兢兢,齐声高呼:

“愿降!愿降!”

“我等愿降!”

自此,荆南蛮乱彻底平定。

乱事既定,陈矫並未急於北归。

而是亲赴武陵、零陵、桂阳、长沙四郡,安抚汉蛮百姓,恢復民生。

他深入民间,察访疾苦。

见蛮人缺盐少铁,生计艰难,遂下令开官仓賑济。

又以朝廷名义赏赐农具、布匹。

汉民与蛮人曾有仇怨者,陈矫亲自调解,使双方和解。

一月之后,荆南四郡渐復旧观,百姓皆颂陈矫之德。

临行前,陈矫伏案疾书。

將荆南所见所闻、治理心得写成奏章,一分为二——

一份送往江陵,呈交荆州总部,附言道:

“荆南已定,蛮汉和睦。”

“然蛮地贫瘠,若欲长治久安,需轻徭薄赋,授以耕织,使其渐沐王化。”

另一份则遣快马送往洛阳,上奏天子刘备:

“臣矫奉命招抚荆南,察蛮人之所以叛,非尽因其野性难驯。”

“实因官吏苛虐,生计困顿。”

“今虽暂平,然若不加抚恤,日后恐再生变。”

“臣请於荆南设蛮学,教以礼仪。”

“减其赋税,助其农耕。”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