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江防已失,建业难守。”

“为今之计,唯有据险而守,待齐军粮尽。”

“或可有转败为胜之机。”

忽探马来报:

汉军並未追击,只在江岸扎营。

孙韶闻言愕然,又是一声嘆:

“陈登不追,真名將也。”

“吾不如之甚矣。”

此时陈登正在营中巡视,见士卒疲惫,特令加餐。

又亲至伤兵营抚慰,至三更方歇。

参军问道:

“將军明日进军否?”

陈登摇了摇头:

“取胜已是定局,何必急於求成?”

“待臧霸夺取上游,黄忠控制芜湖,再进军不迟。”

“用兵之道,当如春汛,蓄势而发。”

长江夜潮声声,仿佛在回应著这位征南將军的韜略。

南北两岸,两支军队都在重整旗鼓,准备著下一场更加惨烈的较量。

……

话分两头,

建业城內,吕府深院。

细雨敲打著青瓦,檐下水滴连珠成线。

厅堂內却暖意融融,炭盆中银骨炭烧得正旺,映得四壁生辉。

吕壹举杯笑道:

“前线士卒今冬连肉味都不曾闻得,蒋兄却能在此品尝江南时鲜。”

“真可谓是福泽深厚啊。”

蒋乾笑眯眯地夹起一筷鰣鱼:

“……全赖吕兄盛情。”

“此鱼当真是『扬子江头第一鲜』。”

细细咀嚼后,忽嘆道,“可惜啊可惜。”

吕壹挑眉,连忙问:

“蒋兄何出此言?”

“如此美味,若他日战火延及,恐再难尝到了。”

蒋干似不经意道,目光却瞥向吕壹。

吕壹手中酒杯微微一颤,良久,方才压低声音问道:

“听闻汉军已在北岸集结,当真准备要渡江了?”

蒋干拈鬚微笑:

“朝廷天兵,弔民伐罪。”

“若吴主能识时务,开城迎降,则可免生灵涂炭。”

他忽向前倾身,“吕兄在朝中素有贤名。”

“若能使吴主醒悟,岂非大功一件?”

吕壹乾笑两声,嘆气道:

“某虽得吴王信任,然军国大事,非某所能左右。”

“吕兄过谦了。”

蒋乾笑容渐深,“罢陆逊,逐顾雍,克军餉,激民变——”

“这些岂是常人所能为?”

吕壹脸色骤变,手中竹箸落地。

“蒋兄好快的消息,怎知此事儘是吾所为?”

“朝廷岂不知忠臣之功?”

蒋干拍了拍手,侍从呈上一个锦盒。

“此乃首相亲笔手书,许吕兄渡江之后。”

“封会稽侯,食邑三千户。”

吕壹打开锦盒,见绢书上盖著大汉丞相印綬,手不禁微微发抖。

没想到,那位传说中的李相爷,竟然亲笔回復我了!

我得到了他老人家的亲笔书信!

吕壹內心大为感动,感慨这些时日,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吕兄放心。”

蒋乾的话还在继续,他从容说道:

“陈征南二十万大军如不出意外,应当已破了濡须口,孙韶败退百里。”

“此刻消息可能已在路上了。”

“不过陈征南並不希望,此事很快传到吴王耳朵中去。”

吕壹頷首,忙问道:

“蒋兄需要某如何效力?”

蒋干击掌笑道:

“……吕兄果然明智。”

“现今建业城內人心惶惶,正需吕兄这般重臣稳定人心。”

顿了顿,又道,“某此来,的確有要事相托。”

说罢示意,屏风后转出四名女子。

但见个个云鬢顏,身姿婀娜,行动间如弱柳扶风。

吕壹看得目瞪口呆,怔怔问:

“这……这是……”

“此乃陈征南府中精心教养多年的歌姬。”

蒋乾笑道,“昔年勾践献西施於吴王夫差,终成霸业。”

“今陈征南愿效古事,將此四女『再』次献於吴王。”

吕壹恍然大悟:

“妙啊!吴王近来正因战事忧烦,若有美人解忧,自然再好不过。”

“正是此意。”

蒋干抚掌,微微笑道:

“至於如何进献,就要劳烦吕兄了。”

吕壹目不转睛地盯著那些女子,喃喃道:

“如此绝色,当真只有陈征南才调教得出。”

蒋干忽正色道:

“吕兄需谨记,此事关乎大计,万不可走漏风声。”

吕壹连连点头:

“某明白。明日便进宫面见吴王。”

却又犹豫道,“只是蒋兄此刻在建业,若被人发觉,对你我恐怕都不是善事。”

蒋干哈哈大笑:

“吕兄放心,某在城中自有耳目。”

“不瞒吕兄,早在朝廷决意征吴前,就已在建业布下眼线。”

“此乃军机要密,除首相与陈征南外,无人知晓。”

“某也是因为有任务在身,才破例被告知此事。”

“否则如此军事机密,岂是我这般人物可得听的?”

吕壹不由惊嘆道:

“……蒋兄深谋远虑,某佩服佩服。”

当夜雨歇云散,一轮冷月照在建业城头。

蒋干悄然离开吕府,转入一条小巷。

巷中早有一辆马车在那里等候。

车內一人低声问道:

“先生,事情办的如何?”

蒋干淡淡道:

“……鱼儿已上鉤。”

“通知各处暗桩,准备接应大军入城。”

马车悄无声息地驶过湿漉漉的石板路,消失在江南的夜色中。

而此时吕府內,

吕壹正对镜试穿侯爵冠服,四名美姬在旁伺候。

镜中人满面红光,仿佛已见荣华富贵在望。

夜色如墨,吴王宫里灯火通明。

孙权正伏案批阅奏章,眉间深锁如壑。

烛火摇曳间,忽见吕壹悄步而入。

“卿来得正好。”

孙权掷笔长嘆,“前线战报迟迟未至,寡人寢食难安。”

“听闻齐军已大举渡江,不知孙韶手中残兵可能抵挡否?”

吕壹躬身,諂笑道:

“……大王过虑了。”

“长江天险,岂是易渡?”

“孙將军虽暂受小挫,可经徵募补员之后,仍有雄兵十余万眾。”

“况去岁冬天,大王还下拨了牛羊家禽,给將士们滋补身体。”

“前线將士现在可谓是个个龙精虎猛。”

“陈元龙纵有通天之能,亦难破我江东铁壁。”

孙权稍展眉头,仍揉著太阳穴道:

“然汉军不退,孤心终不能安。”

“纵汉军不退,大王忧急亦无益。”

吕壹近前低语,“当此危难之时,更需保重千金之体,方能守住孙氏三代江山。”

孙权頷首,嘆道:

“卿言甚是。”

遂命庖厨传膳,邀吕壹同席。

酒过三巡,孙权愁容稍解。

吕壹见时机已至,佯装醺然道:

“如此良夜,有酒无乐,岂非憾事?”

“臣近日新得数名歌姬,愿献於大王助兴。”

孙权摆了摆手:

“国家艰难之时,岂可沉湎於声色?”

吕壹正色道:

“不过一曲歌舞,何言沉湎?”

“建业权贵,哪家不是夜夜笙歌?”

“大王乃一国之主,反不能稍享片刻欢愉?”

孙权闻言,默然不语。

吕壹暗使眼色,屏风后立即转出四名女子。

但见四女云鬟雾鬢,綺罗生辉。

行动时如弱柳扶风,静立处若芙蕖出水。

为首女子怀抱琵琶,轻拨一声,清越如珠落玉盘。

孙权手中酒杯一顿,目光再难移开:

“寡人宫中数年,未尝见如此绝色……”

吕壹嘿嘿笑道:

“此皆臣遍访江南所得,特献大王。”

弦歌渐起,四女翩躚起舞。

水袖翻飞间,暗香浮动。

一曲吴儂软语,被弹唱得婉转缠绵。

舞至酣处,四女轮流近前劝酒。

“大战在即,孤不宜多饮。”

孙权初时推拒。

紫衣女子嫣然一笑:

“大王忧心国事,更需暂解愁怀。”

“妾等愿以歌舞为大王分忧。”

纤纤玉手奉上金杯,孙权终难推却。

一杯接一杯,不觉酩酊。

至夜半,孙权醉眼迷离,忽执吕壹手嘆道:

“若公瑾尚在,寡人何至如此……”

吕壹心中暗惊,急示意歌姬。

四女会意,柔声劝道:

“夜深露重,请大王安歇。”

美人温言软语中,孙权被搀入內殿。

壹独立殿中,听著远处更漏声声,嘴角渐露笑意。

忽有內侍慌张来报:

“吕中书,前线急使到!”

吕壹神色骤变:

“拦住!绝不可此刻惊动大王!”

“可军情紧急……

“再紧急也要等明日!”

吕壹厉声道,“若扰大王清梦,尔等担当得起吗!?”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