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刘永果然不时找茬。

行军至第三日,雨势更猛,刘永便在军中扬言:

“陈將军择此恶劣天气追击,莫非与孙权有旧,故意纵其远遁?”

陈登闻之,只淡淡回应:

“用兵之道,贵在出奇。”

“孙权必料不到我军会冒雨急追,正可攻其不备。”

刘理则命诸葛恪细心记录行军路线与天气状况,以防刘永日后诬告。

又行两日,前锋抓获数名吴军逃兵。

审问得知,孙权携大量財宝官员而行。

行动迟缓,目前只走出百余里。

陈登大喜,即命全军加速。

刘永却又生事端:

“將军轻信降卒之言,倘中埋伏,如之奈何?”

陈登不卑不亢答道:

“……殿下勿忧。”

“已派多路斥候探查,若遇伏兵,必有预警。”

果然不久斥候回报,前方山道確有吴军埋伏。

陈登遂分兵绕道,反將伏兵围歼。

刘永无言以对。

刘理则私对诸葛恪轻声道:

“陈元龙真將才也。”

“难怪为父皇所倚重,姨父所喜爱也。”

雨持续下了七日,汉军艰苦行军,终於逼近富春江。

这日黄昏,斥候急报——

发现吴军船队正在前方渡江!

陈登立即召集眾將吩咐道:

“吴军半渡,正是击之良机。”

“然敌军数倍於我,需分兵袭扰,待其后军到来再全力击之。”

刘永却道:

“何不全力进攻?”

“若待其全军渡江,据险而守,则更难图矣。”

陈登解释道:

“孙权挟持百官百姓,船队庞大,渡江非一时可毕。”

“我军可分兵绕至上流,纵火焚船,乱其军心,再击之可获全功。”

刘理支持陈登之策。

二王又起爭执。

好在李翊明確规定过,监军无权干涉前线主帅的决策权。

所以最终指挥调度,任由陈登决断。

故陈登最后决断道:

“兵分三路:一路溯流而上焚船。”

“一路正面佯攻,一路埋伏待机。”

“此为万全之策也。”

刘永虽不满,也只能从命。

是夜,

汉军依计而行,果然大破吴军后队。

焚船数十艘,俘获官员財物无数。

然而清点俘虏时,却不见孙权踪影。

原来老练的孙权早已料到汉军可能追击。

自己率精兵轻装先行,大队人马只是诱饵。

刘永大怒,斥责陈登道:

“將军用兵如神,何故让孙权脱逃?”

陈登坦然应对:

“孙权经营江东数十年,自有逃生之路。”

“今其弃眾先遁,已是穷途末路。”

“吾等当安抚降眾,整顿兵马,再图进取。”

刘理也在旁侧劝道:

“二兄何必急躁?”

“孙权虽遁,其根基已失,擒之早晚耳。”

雨依旧下著,富春江上烟火未熄。

陈登望著滔滔江水,心知追擒孙权之事恐怕还要费些周折。

而身边两位王爷的明爭暗斗,或许比追击孙权还要艰难。

汉军於是在富春江畔扎营,整顿兵马,预备下一步行动。

而孙权此时已遁入会稽群山之中,一场新的追逐即將展开。

……

孙权率残部遁入会稽群山,梅雨连绵,山路泥泞难行。

吴军士卒衣甲尽湿,粮草短缺,士气日渐低落。

是夜,吕壹心神不寧,悄悄寻至四美居处。

见四女正在帐中梳理湿发,吕壹低声道:

“……诸位娘子,今汉军已克建业、富春。”

“我军困守深山,如瓮中之鱉。”

“继续留在军中,恐性命难保啊。”

紫衣女轻摇团扇,悠悠道:

“吕君何出此言?”

“会稽群山连绵数百里,道路崎嶇,汉军岂易寻得?”

“且陈將军既命我等为內应,岂可轻离?”

吕壹焦躁踱步,急道:

“……娘子有所不知。”

“今不止文武百官视我等如仇寇,便是军中士卒,亦多怀怨愤。”

“日前有军士窃语,欲取我等首级献与汉军!”

红衣女闻言冷笑道:

“吕君既已暗投汉室,当知『忠』字怎写。”

“岂不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今稍遇艰险,便思退缩,岂大丈夫所为?”

吕壹面红耳赤,辩解道:

“某非贪生怕死,实为大局计。”

“若我等遭害,岂不断了与汉军联络之线?”

正当爭论间,帐外传来內侍声音:

“大王有请四位娘子。”

四女整装欲行,紫衣女临行前对吕壹低语:

“吕君稍安勿躁,且待我等归来再议。”

至孙权帐中,见吴主独坐灯下,面色憔悴。

见四女至,孙权嘆道:

“……孤累卿等受苦了。”

“想昔日建业宫中,锦衣玉食,何曾想今日困守荒山?”

绿衣女盈盈拜道:

“大王何出此言?”

“能侍奉大王,纵刀山火海,妾等亦甘之如飴。”

孙权感动执其手:

“满朝文武,不及卿等女流忠义。”

“若他日重振江东,必不负卿等。”

在四女温言软语中,孙权暂忘困境,命取酒来:

“今夕与卿等共醉,暂忘忧愁。”

於是连日饮宴,孙权沉醉温柔乡中。

帐中笙歌不绝,酒肉香气飘出帐外。

与普通士卒的窘困形成鲜明对比。

帐外,

军士们冒雨巡逻,衣衫尽湿。

一老军对同伴怨道:

“吾等在雨中挨饿受冻,彼等却在帐中作乐。”

“江东基业,竟败於妇人之手!”

年轻军士低声问:

“听闻汉军待遇优厚,降者不杀,可是真的?”

老军急忙掩其口:

“慎言!此话若被听见,性命不保!”

而此时吕壹在自己的营帐中坐立不安。

听著远处传来的丝竹之声,他喃喃自语:

“孙权已失斗志,困守此地,终有一日会被吴军所害。”

“我等若不及早脱身,必受牵连……”

忽然帐帘掀动,

吕壹惊起,却是紫衣女悄然而至。

“吕君还在忧虑?”

紫衣女低声道,“方才侍宴时,听闻大王欲移营往更深处躲避。”

“此正是良机。”

吕壹急问,“娘子何意?”

紫衣女微笑:

“山中有一秘径,可通山外。”

“待移营时,我可藉故引领吕君走那条路。”

“届时吕君可先行,去见陈征南。”

话未说完,忽闻帐外脚步声近。

紫衣女急忙隱身暗处。

进来的是孙权亲卫:

“吕中书,大王召见。”

吕壹心惊胆战地来到孙权帐中,见吴主醉眼朦朧,四女环绕在侧。

孙权举杯道:

“吕卿,满朝文武,唯卿不离不弃。”

“来,与孤满饮此杯!”

吕壹勉强饮下,心中七上八下。

孙权又道:

“孤欲深入山林,避齐军锋芒。”

“吕卿可先率一部探查路径。”

吕壹暗喜,这正是脱身良机。

正要领命,忽见紫衣女微微摇头,心中顿时明了:

这是孙权试探之计!

於是正色道:

“臣愿守护大王左右,探查之事,可遣他人前往。”

孙权注视吕壹片刻,忽然大笑:

“好!吕卿果然忠心!”

遂改命他人前往。

事后吕壹暗问紫衣女:

“方才娘子为何阻我?”

紫衣女低声道:

“孙权多疑,方才实是试探。”

“若吕君欣然前往,恐此刻已身首异处矣。”

吕壹骇然,冷汗涔涔而下。

如此又过两日,孙权依旧沉湎酒色。

军中怨声日盛,甚至有人暗中串联,欲擒孙权降汉。

第三日深夜,吕壹忽被唤醒。

睁眼看见四女皆在帐中,神色紧张。

紫衣女急道:

“吕君快起!有军士欲今夜兵变,事急矣!”

“我等已知会心腹卫士,护吕君从秘道出走。”

吕壹惊喜交加:

“诸位娘子不与某同往?”

红衣女嘆道:

“我辈若同往,必引起怀疑。”

“吕君速去,见到陈將军,就说……就说孙权的首级,不日將奉上。”

吕壹愕然:

“诸位娘子將欲何为?”

紫衣女截口道:

“勿多问!快走!”

遂推吕壹出帐,早有数名心腹卫士等候在外。

雨中,吕壹回首望见孙权大帐灯火依旧。

丝竹声隱隱可闻,不禁暗嘆:

“英雄末路,竟至於此。”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