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我也知你立功心切,如今就有一功交给你,若你能成功,将来自有你升腾的机会。”

魏延眼中闪过精光,忙问:

“不知丞相欲委何任?”

孔明指向梓潼方向:

“如今蜀地虽定,然蜀中尚有三股军力。”

“吴王刘永所部,邓艾魏国旧部,以及姜维前军所部。”

“我本部尚有十万大军,加上张郃将军的五万大军,合计也有十五万人。”

“我欲分兵两万与你,前去梓潼驻扎,观察局势,随时待命。”

魏延眼珠转动,忽然压低声音:

“丞相如此安排,莫非是担心蜀中这三支军队有不臣之心?”

孔明微微颔首:

“……防患于未然。”

“吴王乃陛下次子,素有不臣之语。”

“去年,还被江南官员弹劾说,吴王与流亡海外的孙吴余孽有勾连。”

“甚至出卖军械、粮草到海外去,这都是吴王利用老相爷定下的对外通商之便所为。”

“但不管怎么讲,如今吴王在成都大肆分封,已经严重逾规。”

“且邓艾旧部虽降,其心难测。”

“姜维忠心可鉴,然其军中新附者众。”

“你此去,名为协防,实为监视。”

“待朝廷安抚之策施行,蜀地才是真正的平定。”

“届时你的功劳,并不亚于姜维偷渡阴平。”

魏延大喜,单膝跪地:

“末将必不负丞相重托!”

待魏延走远,城楼转角处转出一位白发老将,正是车骑大将军张郃。

他捋着白长须,意味深长地笑道:

“丞相何故欺瞒老实人?”

孔明佯作不解:

“儁乂何出此言?”

张郃踱步至地图前,手指轻点洛阳方向:

“我在京中待了许多年,岂会看不出吴王、越王有争大位的心思?“

“老皇帝重亲情,对太子的态度始终不够坚定。”

“这才会让两王心怀希望。”

“如今你派魏延这莽夫去前线,不论将来是何结果,卷入太子之争,都不会有好下场。”

孔明沉默片刻,终于轻叹:

“儁乂要拆穿我的计谋吗?”

张郃摇头:

“丞相如此安排,定是得了李相爷的授意。”

“李相爷在朝中经营二十多年,门生故旧遍布天下。”

“既然相爷如此安排,我又何必多事?”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只是不知,丞相站在哪位皇子一边?”

孔明不答,反而问道:

“将军以为,魏延此去,可能成事?”

张郃冷笑:

“魏文长勇猛有余,智谋不足。”

“吴王刘永如今收了魏国之众,虽不见得其尽皆归心,但还是不好收场。”

“毕竟他是皇子,我们的圣主陛下,又是千古第一‘仁君’,您说是么?”

张郃意味深长地望着诸葛亮说道。

“至于邓艾旧部,那更非善类。”

“只怕魏延此去,非但不能制衡,反会激化矛盾。”

“正因如此,我才派他去。”

孔明忽然道。

张郃先是一怔,随即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丞相是要……”

孔明抬手制止他说下去,转身对亲兵道:

“备酒菜,我要与张将军共进晚餐。”

不多时,

亲兵在城楼中设下小案,端上一盘炙烤得金黄的小鹿肉,配一壶温酒。

张郃夹起一块鹿肉,细细品味:

“这半岁小鹿的肉,果然鲜嫩。”

孔明为他斟酒:

“儁乂可知,为何选半岁小鹿?”

张郃放下筷子,静待下文。

“太老则肉柴,太嫩则无味。”

“半岁之鹿,刚断母乳,始食百草。”

“肉质既有幼兽之嫩,又有野物之香。”

孔明意味深长地说,“治国用兵,亦是如此。”

“时机才是最为关键的。”

张郃举杯:

“那老夫愿闻其详。”

孔明函授:

“儁乂手握五万精兵,乃军中砥柱。”

“魏延此去,不论成败,皆可牵制蜀中三股势力。”

“待京师消息,你我再做决断。”

“李相爷的意思呢?”

“老相爷信中虽未明言,然遣子入姜维军中,其意已明。”

孔明从袖中又取出一封信,“这是今早到的密信。”

张郃展信观看,面色数变。

信上只有寥寥数字:“圣体欠安,速定蜀中,回师备变。”

“陛下他……”

张郃惊问。

孔明颔首:

“所以魏延必须去。”

“只有他在梓潼制造紧张,我们才有理由尽快平定蜀中,回师洛阳。”

张郃长叹一声:

“好一盘大棋!只是苦了魏文长,至今蒙在鼓里。”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孔明举杯,“待平定蜀中,还需儁乂与我同心协力。”

两只酒杯相碰,酒液微漾。

与此同时,李治快马加鞭,三日便抵达梓潼。

姜维闻报,亲出营寨相迎。

见李治风尘仆仆,不由问道:

“公子何故匆匆而来?”

李治奉上父亲手书:

“家父命我前来相助将军。”

姜维阅信,眉头微蹙,随即展颜笑道:

“……相爷多虑了。”

“蜀中局势虽复杂,尚在掌控之中。”

李治环顾左右,低声道:

“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

姜维会意,引他入中军大帐,屏退左右。

李治这才道:

“离京前,家父曾密嘱在。”

“说越王刘理近日频繁联络朝中大臣,结交京中权贵。”

“朝中恐有异动。”

“家父担心,若陛下……若有不测。”

“蜀中新定,人心不宁,必生大变。”

姜维神色凝重:

“……相爷所虑极是。”

“只是我部多收蜀人之兵,稍需时间整顿。”

“魏延又率两万兵马来‘协防’,实为监视,行动更加不便。”

“家父正是虑及此点,”李治道,“才命我前来。”

“魏延那边,自有丞相安排。”

“将军当务之急,是尽快整合兵力,特别是要争取邓艾旧部的支持。”

姜维摇头:

“邓艾略过我,直接去投降吴王殿下。”

“只怕他心思也不单纯。”

李治摸了摸下巴,旋即说道:

“将军且安心在梓潼整顿兵马,我听说你入蜀之后,收降了蜀地不少兵马。”

“这些人毕竟是新附之众,其心难测,将军还是要小心防范。”

姜维颔首,正欲开言。

人报魏延已经领军至了。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