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西河两郡的农曹又派人来催了!曲辕犁缺口还有三千具!问什么时候能够交付。”
“催催催!就知道催!”韩暨烦躁地挥挥手。
“告诉那些农曹掾史,匠作营的汉子们已经三班轮作,连轴转了!蒸汽锤的冷凝管都爆了两根!让他们等着!春播耽误不了!有这功夫催,不如多派些人手去教导怎么用新犁!”
他转身走向轰鸣声更密集的区域。
那是新建的车床坊。
几台结构更为复杂,由小型蒸汽机通过皮带轮驱动的简易木工车床和镟床正在运转。
坚硬的木料在高速旋转的卡盘上发出刺耳的切削声,木屑如雪般飞溅。
匠人们戴着特制的护目器具,小心翼翼地操控着刀具,将一根根粗大的原木车削成标准化的纺锤,齿轮,乃至……枪杆雏形!
韩暨看着一根根圆润笔直,尺寸分毫不差的枪杆毛坯被取下,眼中闪过一丝狂热。
这才是真正的宝贝!等主公从北边回来,看到这些…
“公至兄!”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
荀彧一身常服,带着几名郡府属吏,穿过喧嚣的工坊区走来。
他虽未着官袍,但那份从容气度依旧让忙碌的工匠们下意识地放轻了动作。
“文若兄。”韩暨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油灰。
“你怎么到这儿来了?这边烟气大,别熏着。”
“无妨。”荀彧摆摆手,目光扫过繁忙的工坊,频频点头。
“春播在即,各郡农器需求如山,所以我来看看,工曹这边可有难处?若有,郡府当倾力协调。”
“难处?”韩暨指着那些飞转的车床和锻锤。
“最大的难处就是人手!熟手匠人还是太少!这两年每次新募匠徒都是超规格的招募,但每次都依旧不够用就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往并州这边跑来了。
这次又大批招募了许多匠徒,但没个一年半载,怕是上不了关键工位!
这蒸汽机,好用是好用,可忒娇贵!气压时不时的不稳,冷凝管也常爆管,齿轮磨损…哪一样都得老师傅盯着!安北军那边的军械任务也压过来了…”
荀彧微微颔首,示意属吏记录。
“流民户籍登记里还有一批匠人,我让人优先补充你这里,铁料,木炭,油脂,焦煤,郡仓已备足,随时可调用,至于更多的人手…”
他沉吟片刻:“主公在北疆大捷,俘获甚众,我已行文请示,或可抽调部分驯服的胡虏青壮,充作力役,专司伐木,运料,烧炭等粗重活计,以解放匠力。”
韩暨眼睛一亮:“此计大善!只要有把子力气,肯听话,打下手搬搬抬抬总行!”
“此外。”荀彧话锋一转,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神色略显凝重。
“我来找你也是想跟你商量商量。”
“此乃主公自五原发回的密函副本,言我军进展神速,已收复九原,宜梁,成宜,临沃诸城,兵锋直抵阴山脚下!
但是欲固新土,非止于兵戈,所以主公命令,速调精通水利,营造之干吏,并熟练农工,匠作之良民,携粮种,耕牛,曲辕犁及各类工坊器具,分批北上五原!要在阴山南麓,立我汉家永固之基!”
“你觉得现下是徙民的好时机吗?”
他看着韩暨,论整个太原最了解自家主公了,现下除了在宅邸守护夫人的夏侯兰外,也就只有他的公至兄了。
韩暨接过文书,飞快扫过,脸上露出凝重的神色。
“重建五原…这可是泼天的大事!主公…好大的气魄!”
他猛地抬头:“文若暂且放心!主公之令既然如此说,那便必有策计,我等安心听命即可。
匠作营这边,我会亲自遴选一批最好的老匠头,带上得力徒弟和紧要工具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