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因为,熙宁十年的决口,完全就是人祸。

回河派非要和黄河掰手腕。

结果,黄河母亲稍稍蓄力活动了一下,送上深深的母爱,便【灌郡县四十五,坏田三十万顷】。

还差点让苏轼当了抗洪烈士。

赵煦要是苏轼,大约也会骂。

说不定还会更难听,搞不好草泥马都会脱口而出。

经此一遭,御河的疏浚,就又搁下了。

直到元丰四年,蹇周辅出任河北路转运使、提举河北籴便司。

这才开始疏浚御河。

但,蹇周辅在任上的所作所为,也是以大建仓储为主。

对于御河的疏浚,他其实也没什么办法。

只能是循往年的旧例,在冬季枯水期雇佣民工、发动军队进行清淤而已。

但规模都很小。

毕竟,蹇周辅是要政绩的。

而疏浚御河,吃力不讨好,见效慢。

哪里比的了大修仓储设施,这种只要建起来就是政绩的工程?

于是,直到今天,御河的通航能力,都和治平、熙宁没有什么区别。

每年能向河北边境运输的货物,不过百万石。

这么点运力,运军需、赏赐都很紧张。

何况如今宋辽贸易,日益兴盛,商货北运的需求与压力,日益增长的今天呢?

别说大宋朝廷了,辽人现在都很急。

御河不给力,运量太少,导致很多商货只能走陆路,靠太平车和驴车、骡车。

时间长,损耗大、运费高不说。

关键,限制宋辽贸易的规模啊!

所以,汴京城的商贾们也很急。

于是,压力就给到了主管水利的都水监。

从去年开始,朝野内外,都在向都水监施压——细狗你行不行?不行就换人!

前任都水监李士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顶不住压力跑路的。

赵煦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起复了当前大宋最强的水利工程官员。

也就是现在在赵煦面前的这一位——朝散大夫、都水监杨汲。

一开始,朝中还有非议。

以至于赵煦起复杨汲的时候,还打了不少掩护。

但现在,朝中上下,对于杨汲已经没有什么非议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