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其实他心里清楚,薛淮上任这一年多来可谓政绩斐然,查办两淮盐案、肃清官场风气、治罪不法豪族、推行民生新政,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有据可查。

大燕一百七十余名知府,有几人能做到薛淮这样的政绩?更不必说漕河淤泥属于顽疾,漕衙若是用此事问责薛淮,属实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宋义自然明白此节,所以他没有继续追究,而是沉声道:「部堂对此段航道忧心忡忡,特命本官南下督办。如今四月已至,汛期将临水流更急,航道淤塞之患只会加剧。薛大人,扬州府衙需即刻拿出切实可行之方案,务必在六月汛期真正到来之前,将此两处咽喉要道彻底疏通并且加固堤防,确保航道顺畅,绝不能再出事故。此乃漕衙督办之命,亦是确保今年漕运大局之关键,扬州府衙可能担此重任?」

堂内气氛骤然凝滞。

宋义终于图穷匕见,这番话明面上挑不出任何问题,漕河疏浚乃漕衙权属,地方官府确有协力承担之责。但是疏通航道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最多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薛淮就算有通天之能,也做不到在这幺短的时间里征发民夫完成漕衙的任务。

他若推脱不应,宋义便可顺势参他一本。

薛淮并未立刻回答。

他缓缓端起自己面前的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啜饮了一口,继而徐徐道:「宋参政忧心漕运,雷厉风行,下官感佩。扬州段航道淤塞之患,确为心腹大患。下官虽才疏学浅,亦知此乃职责所在,不敢有丝毫懈怠。宋参政所命,确保六月汛期航道畅通无阻一事,扬州府衙责无旁贷!」

这一刻宋义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他设想过薛淮的各种应对,却没料到对方一口应承下来,难道他不知这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宋义肃然的审视中,薛淮继续说道:「下官之所以应承,并非狂妄自负,而是扬州府衙已于去岁夏天便开始着手准备,盖因下官深知此段河道之要害,更知拖延之害。如今扬州新政开源节流,府库略有积蓄,便优先投入于此。」

宋义难以置信地说道:「薛大人,兹事体大,可不能妄言。」

薛淮坦然道:「参政面前,下官岂敢胡言乱语?来人,请章通判来。」

外面响起书吏的声音:「是,厅尊。」

约莫半刻钟之后,府衙通判章时带着卷宗来到二堂。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